您好,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 
热门信息
·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
·加强护生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教育
·男性学生在护理课程教育中的特
·解剖小组成果展
·【喜报】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
·我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
·省林业卫校学生入选第45届世界
·教学质量管理的探索
·黑林卫缔造了全国涉外护理大赛
·我校教师孔扬获得全国英语教师
 
首页 > 教研成果
设疑在“护理技术”教学中的应用
发布日期:2008-04-18 14:10:26  作者:不详
 
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    丁殿波(编号:04-133-3)
      摘    要:设疑,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智力水平,有意识地设计出一些必要的疑难问题,让学生思考、归纳、总结,从而达到掌握相应知识的目的。如何设疑?直接设疑,无疑处设疑,抓“重、难点”设疑,联系生活实际设疑,下课前设疑,设疑不能过于简单等。采取设疑的教学方法,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技巧,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  关键词:设疑    教学    应用
 
  学起于思,思起于疑。疑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,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。设疑,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智力水平,有意识地设计出一些必要的疑难问题,让学生进行思考、归纳、总结,从而达到掌握相应知识的目的,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。合理设疑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,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。精心设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。在“护理技术”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,谈一谈笔者粗浅的看法。
  一、直接设疑
  直接设疑,是教师直截了当、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。当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已基本达到理解某一概念时,教师可直接提出问题,让学生归纳出这一概念。直接设疑的要点,在于学生对这个概念相关联的知识要有一定的理解,是由面到点的过程。如“压疮”的概念,先分析“什么叫压疮?压力是形成压疮的直接原因”,然后在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直接提出“压疮就是压力性溃疡”。此时学生自然就能概括出压疮的概念。可见这样学习和理解概念要牢固和透彻得多。
  直接设疑,还可对概念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直接提出问题,让学生回答,可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概念所包含的内容,理解得过宽或过窄。如讲“体温”的概念,为防止学生把体表温度说成体温,可重点提出:身体温度有哪两种?一是体表温度,二是体核温度,而体核温度才是临床上称做的体温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无疑处设疑
  无疑处设疑,是教师在掌握教材内涵、外延,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所提出的问题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,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无疑处,是指教材中直接叙述的内容,学生感到似乎无疑,但并非真的无疑。对待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进行巧妙的设疑,以便引导学生由表及里,由浅入深的消化、理解。如在学习“舒适”时,学生似乎感觉很简单并无疑问。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此设计相应的问题来启迪学生。可设置如下问题:(1)怎样才算是舒适?(2)如何让病人舒适?(3)舒适包括哪些方面?(4)舒适对疾病康复的意义?通过这些疑问的提出与解答,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,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。
  三、抓“重、难点”设疑
  能否突破重点、化解难点,是教学效果好坏的体现。抓住教学的重点、难点巧妙设疑,寓难于趣味之中,可以解除学生的畏难心理,引导学生对重点或难点的关注,带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,帮助他们弄清问题的原理和规律,从而达到举一反三、触类旁通的效果。如在讲“无菌操作”时,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是重点,也是难点,大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,只停留在表面。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。(1)什么是无菌技术?(2)无菌技术的原则?(3)为什么说无菌技术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?(4)为什么说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会威胁到病人的安全?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,使学生对重点、难点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,达到了教学的目标。
  在设疑中,应从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出发,抓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可能出现的疑惑、障碍去设置问题,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“桥梁”,引导学生带疑探究。这不但容易突破重点、化解难点,而且培养了学生全面观察问题、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  四、联系生活实际设疑
  在教学中要注意经常搜集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,并以此来设置问题。要求学生从所学知识去分析,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。如在学习“清洁护理”时,可以联系正常人尚需清洁的相关知识,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病人清洁有关知识。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:(1)正常人每天的清洁工作有哪些?(如洗脸、刷牙、洗头、洗澡等)。(2)病人与正常人清洁的共同点?(3)病人清洁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?(4)病人清洁护理的目的等一系列问题。又如学习“口罩的使用”时,可联系如下问题:(1)日常生活中口罩用后的处理?(2)无菌操作后口罩的处理?(3)接触隔离病人后口罩的处理?(4)不同情况下口罩层数的选择?用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层层设疑,步步紧逼,使学生达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  五、下课前设疑
  下课前,学生往往由于疲倦而注意力不易集中。这时设疑,有利于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、促进思维、主动探究,为接纳新的知识打下基础。在结束课时,教师既要对本课作小结,同时也要找出本课与下一课知识的交接点,并精心设计问题,把学生的思维再度启动起来。如在讲“铺备用床”时,小结了“铺备用床的目的是为了迎接新入院的病人”,然后提出问题:“那么住院病人离床活动后、麻醉手术病人的床又怎样铺呢?”这样不需教师强调,学生会自觉预习新课“暂空床及麻醉床的铺法”,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创造了条件。
  六、设疑不能过于简单
  设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,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。在设疑时,不能设置过于简单、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。设置的问题应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,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。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富有了生命力,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展,提高了学生的能力。
  总之,设疑就是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问题化,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。一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,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,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,引导学习。二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,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,引导学生提出问题,然后围绕这些问题来组织教学。采取设疑的教学方法,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技巧,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